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第幾人稱

很多作者

在寫自己的故事時會不自覺使用第三人稱
也許是想刻意保持距離
不想讓讀者馬上聯想這些故事跟自己有關

在寫別人的故事時會特別愛用第一人稱
因為故事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用第一人稱,似乎寫不出當下的感覺
如果不用第一人稱,越寫越沒有說服力
而這樣的用法主要也只是用來說服作者自己罷了

第二人稱呢?
第二人稱的故事並不好寫
在熱門散文小說中,好像沒有什麼地位
時常需要第一人稱跟第二人稱的輔助才能出現

你會注意到第二人稱
可能會是在敘述一段憤愾的過程時才會被獨立強制性的帶出
這樣的出場有一種被命令的感覺,非常不受歡迎


為何會這樣?
主要還是因為要當一個旁觀者很容易
「她」跟「他」跟「我」只要站在一旁看著故事的發展
不需要從中介入

人稱,其實隱藏了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她們是彼此的洞
那種可以跟對方說「國王有個驢耳朵」的洞

適時的開啟洞口聆聽已經是一種默契
說著對某人的暗戀
說著某某人的壞話
肆無忌憚的、毫不猶豫的滔滔不絕

她們最快樂的就是
不用擔心掩蓋後的洞會長出一棵樹
不用擔心樹會做成一隻笛子
不用擔心笛子會吹出「國王有個驢耳朵」

她,有一天突然擔心了起來
會不會,自己的某些事,她告訴了另外一個洞呢?
那些對自己不滿的事情
她突然不想當她的洞了
她覺得她可能對她隱瞞著什麼

那天她跟另一個朋友在MSN上聊了起來
她原本想把這個朋友當新的洞
就在她差點說出原本她告訴過她的洞裡的故事時
她才驚覺,自己才是那個不牢靠的洞
怎麼會突然有想洩漏秘密的念頭

她懂了,信任才是這個洞的價值
關掉朋友的視窗
她的視窗正巧跳了出來:「扣扣∼芝麻開洞」
她開心的回了一個笑臉:「來來來∼請說!」

想到自己這一天來的可笑想法
她決定找一天跟她坦承
誠實,才是她們聯繫的橋樑
她知道她會原諒她這一天來的精神出走
因為她們是彼此的洞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她的眼神

一直到後來才真正了解她的眼神代表什麼意思


他又在另一個女孩的位子後面嘻笑玩鬧
朝聲音的方向看過去
新女孩發現了有人在看,害怕的閃躲
她想起半年前的自己

她想起她看到她跟他出去買午餐的眼神
原來那不是敵意,應該是憐憫跟同情
半年前的自己不過是他下一個的獵物
半年前的自己只看見他的好,只感受到他的溫柔
不知即將變成受害者

即使耳聞辦公室的傳言
聽說之前的她為了他跟交往10年的男友分手
他最後卻說:「我無法跟你在一起,我說不出理由」

半年前的自己被蒙在鼓裡不知道他的可怕
半年前的自己看到的眼神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自己

也許現在這個新女孩已經聽過她的故事
就像她當年聽過一樣
只是她一步步走進火坑,無人告訴她

想著想著她竟對著新女孩不自覺微笑
新女孩露出了疑惑的眼神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雞蛋糕

她買了剛拷好雞蛋糕走到補習班樓下
再過三個月,他就要考大學了
她想:「補習的中間休息時間快到,他應該也餓了」

過了轉角,映入眼簾的竟是他跟她正在開心的聊天
原本開心聊天的她看到她,一陣錯愕,他也回過頭來
拿著雞蛋糕的她楞了好一會兒,馬上轉身離去

不一會她感覺到他的腳步聲逼近,跑到她身後
他抓著她肩膀:「不是你想的那樣!」
她沈默不語
他繼續解釋著:「只是剛好遇到,真的!」
她看著他的眼睛,面無表情
腦中浮現的是在她轉身前
她好像看到她的嘴型,對著他說:「快去追她!」

他拿過她手中的雞蛋糕:「這是買給我的嗎?」

他打開紙袋,開始大口吞食著雞蛋糕說好吃
勉強吃著不好下嚥的雞蛋糕讓他邊吃邊流著淚

她看著他,依然沒有說話

報紙

她買了份報紙,坐在速食店
悠閒的早晨,一杯可以續杯的咖啡
隔壁桌的婦人突然說:「你下面那份報紙給我看!」

「我還沒看耶!」

「反正你現在又沒有在看」

「這報紙是我買的」

「那你待會走得時候給我看」

她沒回話了,原本清閒的早上
就這樣被一個不客氣的婦人破壞了
吃完早餐起身時,婦人連聲謝謝都沒說就伸手拿了報紙自顧自的看了起來

原本想拿回家的,她想
也許,有她在的話,她不會留下那份報紙
對待種人何必這麼好
有時候,"狠心",是需要伴的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不缺

前陣子好友一句話,竟讓我困擾了好幾天

到了適婚年齡,女人總是比較常被問:「什麼時候該嫁人阿?」

在高中同學的婚宴上,他正好心要幫另一個女同學介紹男友
我一句:「我也要!我也要!」
得到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哎呀∼你不缺啦!」

這位好友從高中就是一個非常瞭解我的男性朋友
跟他有種說不出出的默契

高中時,這位好友坐在我旁邊很長一段時間
我記得很巧的是,我們有兩套衣服都一模一樣襯衫跟長袖運動衣
差別只在於他都是藍色,我是紅色
他很開朗,很會說話,喜歡討論籃球戰術
我很愛買健達出奇蛋卻不愛吃那個帶有重重牛奶味的巧克力
老是丟給他解決


當時的我,很愛寫文章,有時考試的作文拿到很近乎滿分
他總是搶過去讀,讀完後喜歡用誇張的口氣說:「天阿,你怎麼這麼厲害寫得出這樣的文章!」


後來畢業了,他還是不時會推薦一些blog文章
前陣子推薦了「向田邦子」的書
告訴我:「看到她寫得東西,會想到你寫得文章呢!」

也許就是覺得他很瞭解那個喜歡閱讀的我
所以他的一句話會讓我如此的在意

而"不缺",感覺是有兩面的意義存在
一個是不缺少,一個則是不需要
我沒有追問下去
因為我不確定到底給他的印象是我不需要呢?
還是我不缺他的介紹?
愛情在我的人生中到底帶有多少份量?

在反覆思考的同時,我想起就在去喜宴的車程上跟兩位單身的女性友人談到結婚
那時的我斬釘截鐵的說:「我絕對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的!」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囚犯困境

The Prisoner's Dilemma 囚犯困境

上週在山本文緒的書 -「渦蟲」看到囚犯困境

因證據不足將兩個囚犯分別帶到兩間房間

告訴他們「如果對方比你早招供,你將會被判處重刑,對方只有輕刑」




當然,最好就是兩邊都不招供

但是,坐在房間的囚犯總是耐不住

不禁會想著:「萬一,隔壁的比我早說,那我豈不是就要坐比較久的牢了?」

這種兩方皆輸的策略很有趣,在電影跟影集中也常見




在生活中、工作上,會不會哪天無意中發現自己竟是房間裡的囚犯?

如果是正在思考時發現自己是其中一個囚犯倒還好

但如果是在已經招供後才發現,又是另一種體悟了!




類似的理論,在「渦蟲」這本小說又再度出現

兩個孩子每次都為了吃蛋糕誰拿大塊誰拿小塊爭吵不休

父母想出一個方法:請老大來切兩塊蛋糕,然後由老二先挑要哪塊蛋糕

將問題丟給兩個孩子去解決

不也是另一種囚犯困境嗎?

文思泉湧

發現總是在坐車看窗外的風景時文思泉湧
腦中滿滿的想法,等到一回家,坐在電腦前就全忘了

看著幾個喜愛的日本文學家寫的散文跟短篇小說
開始下定決心想寫點東西

買了一本無印良品無格線的筆記本
開始隨時隨地寫下腦中的想法

雜亂的文字跟天馬行空的思緒整理起來不容易

不過,回憶比任何東西都珍貴
我想記下這些屬於我寶藏,不想等到失去了才後悔沒有留下痕跡